如何防范拆迁安置协议签订的风险?


在拆迁安置过程中,拆迁安置协议的签订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被拆迁人的切身利益。为了防范签订协议过程中的风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明确协议签订主体。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规定,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应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所以,你要确保和你签订协议的是合法的征收部门或其委托的具有相应资格的单位。如果主体不合法,协议可能会被认定无效,从而给你的权益带来损害。比如,一些不具备征收资格的组织和你签协议,那后续可能无法履行协议内容。 其次,仔细审查协议内容。协议内容应该详细、明确,包括补偿方式、补偿金额、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等。补偿方式方面,有货币补偿和产权调换两种,你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情况进行选择。补偿金额要合理,要参考周边类似房屋的市场价格。支付期限也很关键,如果没有明确的支付时间,可能会导致你迟迟拿不到补偿款。对于用于产权调换的房屋,要明确其位置、面积、质量等信息,避免出现交付的房屋与约定不符的情况。 再者,注意协议中的违约责任条款。违约责任是保障协议顺利履行的重要保障。如果征收方未按照协议约定履行义务,如未按时支付补偿款、未按时交付产权调换房屋等,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违约责任。同时,你自己也要清楚如果违反协议约定需要承担的责任。这样,在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可以依据违约责任条款维护自己的权益。 最后,保留好协议原件。协议签订后,你一定要确保自己持有一份协议原件。这是你维护自己权益的重要凭证,如果日后出现纠纷,协议原件可以作为关键证据。而且,要妥善保管协议原件,避免丢失或损坏。 总之,在签订拆迁安置协议时,要保持谨慎和理性,仔细审查每一个条款,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如果对协议内容有任何疑问或不确定的地方,建议咨询专业的律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