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受到肖像权侵害后该如何进行维护?


肖像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人身权利,它保障公民对自己肖像的制作、使用和许可他人使用等权利。当公民的肖像权受到侵害时,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维护方式。 首先,公民要明确肖像权的法律定义和保护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九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未经肖像权人同意,不得制作、使用、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未经肖像权人同意,肖像作品权利人不得以发表、复制、发行、出租、展览等方式使用或者公开肖像权人的肖像。这就从法律层面界定了肖像权的界限,为公民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依据。 当发现肖像权被侵害时,第一步可以尝试与侵权人进行沟通协商。以平和、理性的态度向对方说明其行为已经侵犯了自己的肖像权,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如停止使用肖像、删除相关照片等。在沟通时,要注意保留好相关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证据,以备后续可能的需要。 如果协商不成,公民可以考虑向有关部门投诉。例如,向侵权行为发生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消费者协会等机构反映情况。这些部门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和处理,促使侵权人承担相应的责任。 若上述途径都无法解决问题,公民可以选择通过法律诉讼来维护自己的肖像权。在诉讼过程中,需要准备好充分的证据,包括能够证明自己是肖像权人的证据,如身份证、照片原始文件等;以及能够证明侵权行为存在的证据,如侵权人使用肖像的照片、视频、广告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侵权人可能需要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对于赔偿损失的具体数额,一般会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后果以及给肖像权人造成的精神损害等因素来确定。如果肖像权人的肖像被用于商业目的,还可以要求侵权人赔偿因此获得的利益。总之,公民在肖像权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合理地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