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程序中应该如何举证?


在再审程序中,举证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对于案件的最终结果有着重大影响。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再审程序中如何举证。 首先,我们要明白再审程序中的举证责任分配。一般来说,还是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原则。也就是说,如果你在再审中提出了新的主张或者想要推翻原审的判决,那么你就有责任提供相应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和我们平时理解的,谁提出事情谁就要拿出证据来证明是一个道理。比如,你认为原审判决中对于某笔款项的认定有误,你主张这笔款项的实际金额和原审认定的不一样,那你就需要拿出能证明实际金额的证据,像合同、转账记录等。 接着,关于证据的种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在再审程序中,这些证据类型同样适用。比如,书证可以是合同、书信、票据等;视听资料可以是录音、录像等;电子数据可以是电子邮件、聊天记录等。你要根据自己的主张和案件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证据类型来支持自己。 然后,是提交证据的时间。再审程序对于提交证据的时间是有严格要求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应当在再审申请书中说明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情况,并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供。如果超过了指定的期限提供证据,可能会面临证据不被采纳的风险。所以,一定要注意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交证据。 最后,提交证据的方式。一般来说,你可以将证据提交给再审法院。提交时,要注意将证据进行分类整理,编好页码,附上证据清单,注明证据的名称、来源、证明内容等。这样可以让法院更清楚地了解你的证据情况。 总之,在再审程序中举证需要我们了解举证责任分配、证据种类、提交时间和方式等方面的内容,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来操作,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