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赔偿案件该如何举证?


在医疗事故赔偿案件中,举证是一个关键环节,它对于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医疗事故赔偿案件的举证相关内容。 首先,要明确举证责任的分配。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一般情况下,适用“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即患者需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举证: 一是证明医患关系的存在。这需要患者提供能够证明自己在该医疗机构接受过诊疗服务的证据,比如挂号单、病历、缴费凭证等。这些证据就像是一张“入场券”,能证明您和医院之间存在医疗服务的关系。 二是证明损害后果。患者要提供相关的诊断证明、检查报告、伤残鉴定等,以此来证明自己因为医疗行为遭受了身体上的损害,以及损害的程度如何。例如,医生出具的病情诊断书,详细记录了患者的病情情况,这就是证明损害后果的重要证据。 三是证明医疗过错与损害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这通常是比较复杂的一个环节,往往需要借助专业的医疗鉴定机构来进行鉴定。通过专业的鉴定报告,来判断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该过错与患者的损害后果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 然而,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实行举证责任倒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因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比如,医疗机构存在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遗失、伪造、篡改或者违法销毁病历资料等情形时,就要承担举证责任倒置的后果。 在举证过程中,患者还需要注意证据的收集和保存。要及时收集相关的证据,并且妥善保存,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同时,要注意证据的合法性,不能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证据。如果对证据的收集和举证有困难,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 总之,在医疗事故赔偿案件中,患者要清楚自己的举证责任,积极收集和提供相关证据,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遇到复杂的情况,也可以借助专业的法律和医疗资源来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