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甲等医疗事故该如何进行处罚?
我家人前不久在医院治疗时,不幸遭遇了严重的医疗事故,经鉴定为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我很气愤,想知道对于这种情况,相关方面具体会受到怎样的处罚,处罚依据又是什么。
展开


一级甲等医疗事故是非常严重的医疗过失情形,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相关规定,过失造成患者死亡(呼吸和心跳停止,不包括脑死亡)或重度残疾。对于此类事故,相关责任方会受到多方面的处罚,具体如下: **行政责任方面**: 卫生行政部门可对涉事医疗机构进行警告,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例如,若医院管理混乱,多次出现严重医疗失误导致一级甲等医疗事故,卫生行政部门可能会吊销其执业许可证。对于负有责任的医务人员,卫生行政部门可责令暂停6个月以上1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法律依据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五条。 **民事责任方面**: 医疗机构及责任人员需承担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患者因事故产生的所有必要医疗费用,如住院费、药品费等,还涵盖后续康复治疗费用)、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收入状况、护理人数和护理期限等确定)、误工费(按患者受伤前平均工资计算,从事故发生至完全康复期间的误工损失)、残疾赔偿金(若造成患者残疾)或死亡赔偿金(若导致患者死亡)等。依据是《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刑事责任方面**: 若构成医疗事故罪,责任人员将面临刑事处罚。根据《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例如,医务人员在手术中严重疏忽,导致患者死亡,就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罪而被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