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原值减少该如何做账?


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资产原值减少的做账是一个需要遵循一定法律和财务规范的过程。首先,我们要明白资产原值的概念,资产原值是指企业在购置或建造资产时所实际支付的全部金额。当资产原值减少时,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账务处理方式。 如果是因为资产折旧导致的资产原值减少,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企业应当对所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比如企业购买了一台价值10万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无残值,采用直线法折旧,每年的折旧额就是1万元。那么每年计提折旧时,账务处理为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累计折旧”科目,这样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就会随着折旧的计提而减少。 要是因为资产减值导致资产原值减少,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应当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同时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例如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账面价值为50万元,经测试可收回金额为40万元,那么就需要计提10万元的减值准备。账务处理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科目。 如果是资产处置等原因造成资产原值减少,当企业出售、转让、报废固定资产或发生固定资产毁损时,应当将处置收入扣除账面价值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比如企业出售一项固定资产,该资产原值为20万元,已计提折旧5万元,出售价格为16万元,发生相关税费1万元。首先要将固定资产转入清理,借记“固定资产清理”15万元,“累计折旧”5万元,贷记“固定资产”20万元;收到出售价款时,借记“银行存款”16万元,贷记“固定资产清理”16万元;支付相关税费时,借记“固定资产清理”1万元,贷记“银行存款”1万元;最后结转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借记“固定资产清理”0万元(16 - 15 - 1),贷记“资产处置损益”0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