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划拨固定资产该如何入账?


无偿划拨固定资产入账涉及到财务和法律规定,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首先,要理解无偿划拨固定资产的概念。无偿划拨固定资产是指政府或企业主管部门将国有资产在不同企业或单位之间进行转移,划出方不收取任何费用,接收方无需支付对价即可获得资产的所有权。 从法律依据来看,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的规定,固定资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对于无偿划拨取得的固定资产,其成本按照相关凭据注明的金额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没有相关凭据的,其成本比照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确定;没有相关凭据、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的,该固定资产按照名义金额(即人民币1元)入账,相关税费计入当期损益。 具体的入账步骤如下:第一步,当企业收到无偿划拨的固定资产时,如果有相关的划拨文件、发票等凭据,凭据上注明了固定资产的价值,那么就按照凭据上的金额,借记“固定资产”科目。同时,如果在取得过程中发生了相关税费、运输费等,要将这些费用也计入固定资产成本,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第二步,如果没有相关凭据,企业需要寻找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通过市场调研、咨询专业机构等方式,确定一个合理的市场价格。然后按照这个市场价格加上相关税费、运输费等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第三步,要是既没有相关凭据,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也无法可靠取得,那就按照名义金额1元入账。借记“固定资产”,贷记“营业外收入”。同时,将取得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相关税费计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在整个入账过程中,企业要注意保存好相关的文件和凭证,以备后续审计和税务检查。同时,要按照规定的会计政策和方法进行账务处理,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