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无偿划转的流程是什么?


固定资产无偿划转,简单来说就是在不涉及资金交易的情况下,把一方的固定资产转移到另一方名下。这在企业重组、国有资产调配等场景中较为常见。 首先是内部决策阶段。划出方和划入方都要按照各自的公司章程和内部管理规定,对固定资产无偿划转事项进行内部决策。一般需要召开董事会或者股东会等会议,形成同意划转的决议文件。这就好比一个家庭要决定把家里的一件重要物品送给另一家,家里人得先商量好。依据《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管理暂行办法》,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应当做好可行性研究,划转双方应当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内部决策程序进行审议,并形成书面决议。 接着是审计和资产评估。需要聘请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划转的固定资产进行审计,确定其账面价值等情况。同时,为了保证划转资产价值的公允性,通常还需要进行资产评估。通过评估确定资产的市场价值,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企业有整体或者部分改建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者股份有限公司等情形时,应当对相关资产进行评估,固定资产无偿划转就属于需要评估的情况之一。 然后是签订划转协议。划出方和划入方根据审计和评估结果,签订固定资产无偿划转协议。协议中要明确划转资产的名称、数量、规格、价值等基本信息,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内容。这就像签合同一样,明确双方的约定。 之后是办理审批手续。如果是国有企业的固定资产无偿划转,通常需要报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等相关部门审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企业,审批的具体要求和流程可能会有所不同。以国有资产划转为例,根据相关规定,企业国有产权在同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所出资企业之间无偿划转的,由所出资企业共同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最后是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在完成前面的步骤并获得审批通过后,双方要按照相关规定到有关部门办理固定资产的产权过户手续。比如,如果是房产,要到房地产管理部门办理产权变更登记;如果是车辆,要到车辆管理部门办理过户手续等。这样,固定资产的所有权就正式从划出方转移到了划入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