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税凭证怎么做分录?


在会计处理中,退税凭证分录的做法会因退税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几种常见退税情况的分录处理: 增值税退税: 增值税退税又分为多种情形,比如出口退税和即征即退等。以出口退税为例,出口退税是国家为了鼓励出口,对出口货物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增值税等税款。当企业计算出应退税额时,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实际收到退税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这是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等相关规定,要准确反映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变化。 企业所得税退税: 企业所得税退税通常是因为企业预缴的所得税超过了实际应缴纳的金额。当企业收到退税时,应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同时,冲减之前多计提的所得税费用,借记“应交税费——应交企业所得税”,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最后,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借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这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对以前年度的会计差错进行更正。 消费税退税: 消费税退税一般是针对外贸企业等出口应税消费品。当企业计算出应退消费税时,借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消费税)”,贷记“主营业务成本”;实际收到退税款时,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消费税)”。其依据也是相关会计准则,要正确核算企业的成本和资产。 总之,不同类型的退税在做分录时要遵循相应的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如果对具体业务仍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会计师或税务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