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逃出资罪该如何追赃?


抽逃出资罪是指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当遇到抽逃出资罪需要追赃的情况时,有以下几个主要途径。 首先是民事途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股东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有权要求其向公司返还出资本息。公司可以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将抽逃出资的股东列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其返还抽逃的资金。在这个过程中,公司需要提供相关证据,比如公司的财务记录、银行转账凭证等,来证明股东存在抽逃出资的行为以及抽逃的具体金额。如果法院判决抽逃出资的股东返还资金,而其不履行判决,公司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其次是刑事途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公司发起人、股东违反公司法的规定未交付货币、实物或者未转移财产权,虚假出资,或者在公司成立后又抽逃其出资,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虚假出资金额或者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二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司法机关会对抽逃的资金进行追缴。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会对涉案资金进行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待案件审结后,将追缴的资金返还给公司。 此外,还可以通过行政途径追赃。公司登记机关有权对抽逃出资的行为进行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百条规定,公司的发起人、股东在公司成立后,抽逃其出资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所抽逃出资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公司可以向公司登记机关举报抽逃出资的行为,登记机关在进行调查核实后,会责令抽逃出资的股东返还出资,并对其进行罚款。罚款等款项也可能会用于弥补公司的损失。 在追赃过程中,公司要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和相关部门的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和证据,以确保追赃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要注意维护公司和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