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房抵押该如何登记?


期房抵押登记是指在房屋尚未建成、产权证书未发放之前,购房人将预购的房屋向银行等债权人进行抵押的一种登记行为。这种登记能保障债权人在债务人无法履行债务时,对抵押的期房享有优先受偿权。 根据《城市房地产抵押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以预售商品房或者在建工程抵押的,登记机关应当在抵押合同上作记载。抵押的房地产在抵押期间竣工的,当事人应当在抵押人领取房地产权属证书后,重新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 下面为您详细介绍期房抵押登记的流程和所需材料: 首先是申请。抵押人(购房人)和抵押权人(通常是银行)需要签订书面的抵押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比如抵押的金额、期限、违约责任等。然后,双方共同前往当地的房地产管理部门提出期房抵押登记申请。在申请时,要提交一系列材料,主要包括抵押当事人的身份证明或法人资格证明,这是为了确认双方的身份信息;抵押登记申请书,上面要详细填写抵押的相关信息;抵押合同,明确抵押的具体条款;《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证明房屋合法性和建设情况的文件;以及可以证明抵押人有权设定抵押权的文件与证明材料等。 接着是受理和审核。房地产管理部门会对提交的申请和材料进行审查,查看材料是否齐全、真实,合同条款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等。如果发现材料有问题,会要求申请人补充或修改。 之后是登记。经过审核无误后,登记机关会在抵押合同上作记载,完成抵押登记手续。这个记载就具有了法律效力,证明该期房已经进行了抵押。 最后,当抵押的期房竣工,抵押人领取到房地产权属证书后,当事人还应当重新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这是因为房屋建成后,其产权情况会更加明确和稳定,重新登记可以更好地保障抵押权人的权益。 总之,期房抵押登记是一个较为严谨的法律程序,需要抵押人和抵押权人严格按照规定办理,以确保抵押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