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在交付使用后出现质量缺陷该如何解决?


当房屋在交付使用后出现质量缺陷时,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和途径来解决。 首先,需要明确房屋质量缺陷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一般来说,房屋质量缺陷可以分为质量瑕疵和严重质量问题。质量瑕疵是指一些不影响房屋基本使用功能,但可能影响美观或局部使用的问题,比如墙面小面积掉漆、门窗密封不严等;严重质量问题则是指影响房屋结构安全、居住安全或基本使用功能的问题,例如房屋主体结构出现裂缝、屋顶大面积漏水等。 对于质量瑕疵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规定,因房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正常居住使用,买受人请求解除合同和赔偿损失的,应予支持。交付使用的房屋存在质量问题,在保修期内,出卖人应当承担修复责任;出卖人拒绝修复或者在合理期限内拖延修复的,买受人可以自行或者委托他人修复。修复费用及修复期间造成的其他损失由出卖人承担。也就是说,在保修期内,购房者有权要求开发商进行修复。如果开发商拒绝或拖延修复,购房者可以自行或委托他人修复,相关费用由开发商承担。 若遇到严重质量问题,比如房屋主体结构质量不合格不能交付使用,或者房屋交付使用后,房屋主体结构质量经核验确属不合格,购房者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解除合同并赔偿损失。 在解决房屋质量缺陷问题时,购房者要注意保留相关证据,如房屋质量问题的照片、视频、维修记录、与开发商的沟通记录等。这些证据将有助于在需要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购房者也可以向当地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投诉,请求他们介入调查和处理。如果与开发商协商不成,还可以通过仲裁或诉讼的方式解决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