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如何协商解决?
医疗纠纷协商解决,是指在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与医疗机构双方就争议问题进行沟通、协商,达成一致解决方案的过程。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如何协商解决医疗纠纷。首先,患者要收集相关证据。证据是协商的基础,包括病历、检查报告、费用清单、诊断证明等。这些资料能反映医疗过程的真实情况,帮助确定责任和赔偿依据。依据《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十六条规定,患者有权查阅、复制其门诊病历、住院志、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医疗费用以及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属于病历的全部资料。其次,要明确协商主体。患者一方可以由本人、近亲属等与医疗机构进行协商;医疗机构则由其法定代表人或者授权的人员参加协商。接着进入协商环节。双方应保持冷静、理性,就争议问题进行充分沟通。患者要清晰表达自己的诉求,比如赔偿金额、后续治疗等;医疗机构要对医疗行为进行说明,解释是否存在过错以及过错程度。在协商过程中,双方可以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行业的规范。例如,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双方可以根据该规定来判断医疗机构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如果协商达成一致,应当签订书面协议。协议内容应包括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医疗纠纷的基本情况、协商确定的解决方案(如赔偿金额、支付方式、后续处理等)、违约责任等。书面协议具有法律效力,能保障双方的权益。如果协商不成,患者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解决,如申请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向卫生健康主管部门投诉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总之,协商解决医疗纠纷需要患者做好充分准备,依法依规进行沟通,以达成公平合理的解决方案。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情侣同居期间的转账能被认定为借款吗
赌博刑拘30天后放出来了为何还要进去
侵犯他人隐私罪如何判定?
取保候审的两种保证方式是什么?
结婚以后买的车是否算共同财产?
民事追诉期限与追诉时效是怎样规定的?
使用支付宝第三方进行洗钱违法吗?
抓赌一般会拘留几天?
快手提现超过多少需要交税?
离婚案件的起诉地有什么规定?
公安局当天取保候审后判刑几率大吗?
第二套房的税费如何计算?
小规模零申报需要报哪些税?
判缓刑的人以后对子女有影响吗?
电子商务平台设立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行政处罚决定一般多久作出?
最高法规定的《罪犯生活不能自理鉴别标准》能为暂予监外执行提供判断依据吗?
哪些情况下用人单位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
如何调控公司并购或股权转让过程中的风险?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