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让劳动仲裁快速结案?


要让劳动仲裁快速结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充分准备证据。证据是劳动仲裁的关键,只有证据充足且真实有效,才能清晰地证明自己的主张。比如,要提供劳动合同,它是确定你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重要凭证,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工资条能证明你的工资收入情况,考勤记录可以反映你的出勤状况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如果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所以,劳动者要积极收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用人单位也有义务提供相关证据。 其次,积极配合仲裁程序。在仲裁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仲裁庭的要求和时间安排参与各项活动。比如按时参加仲裁庭审,庭审是查明事实、双方陈述观点和质证的重要环节,按时参加能保证仲裁程序顺利进行。如实回答仲裁员的问题,不要隐瞒或提供虚假信息,否则可能会影响仲裁的正常进行,甚至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根据《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守仲裁庭纪律,有违反仲裁庭纪律等行为的,仲裁庭可以按照规定作出相应处理。 再者,尝试调解。调解是一种快速解决纠纷的方式。在仲裁过程中,仲裁庭会根据案件情况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可以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仲裁庭会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所以,通过调解有可能快速解决纠纷,节省时间和精力。 最后,关注仲裁期限。劳动仲裁有明确的期限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了解这些期限规定,能让你及时掌握仲裁进展情况,如果超过规定期限未结案,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维护自己的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