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执行申请书该如何提交?


在探讨恢复执行申请书提交的相关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恢复执行。恢复执行是指在执行程序开始后,由于出现了某种法定原因而暂时停止执行,待这种法定原因消除后,执行程序继续进行。例如,在法院强制执行过程中,被执行人确实没有财产可供执行,法院裁定中止执行。后来发现被执行人有了新的财产,就可以申请恢复执行。 恢复执行申请书提交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提交的主体。一般来说,提交恢复执行申请书的主体是原执行案件中的申请执行人。也就是说,在之前的执行程序中,向法院申请要求对方履行义务的人。比如,甲起诉乙要求偿还借款,法院判决乙偿还,甲就是申请执行人,若执行中止后要恢复执行,甲可以提交申请书。 接着是提交的法院。恢复执行申请书应向原执行法院提交。这是因为原执行法院对案件的情况比较了解,掌握着执行案件的相关材料和信息,由其继续执行更有利于案件的顺利推进。 关于提交的时间,当导致执行中止的情形消失后,申请执行人就可以及时提交恢复执行申请书。例如,之前因为被执行人下落不明而中止执行,现在找到了被执行人,就可以马上申请恢复执行。 再说说提交时需要的材料。主要包括恢复执行申请书、原执行依据(如法院的判决书、裁定书等)、中止执行裁定书以及证明具备恢复执行条件的相关证据。比如,若因被执行人无财产而中止执行,现在发现其有房产,就需要提供房产的相关证明材料。 提交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到法院的立案窗口提交书面材料,工作人员会进行审查和登记。另一种是通过法院指定的线上平台提交,按照系统提示上传相关材料。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中止执行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这为恢复执行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同时,法院在处理恢复执行申请时,也会依据相关的司法解释和规定来进行审查和处理。 在提交恢复执行申请书时,申请人要确保申请书内容准确、材料齐全,并按照法院的要求和流程进行操作,这样才能顺利启动恢复执行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