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养父母该如何起诉?


在法律上,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当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等赡养费用的权利。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不养父母起诉的相关流程和要点。 首先是确定管辖法院。一般来说,要到被告也就是不养父母的子女住所地的法院去起诉。如果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这就好比你要找这个人解决问题,得去他经常待的地方的法院才行。 接着是准备起诉材料。最重要的就是起诉状,在起诉状里要写清楚原告(也就是父母)和被告(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的基本信息,比如姓名、性别、年龄、住址等;还要写明诉讼请求,也就是你希望法院怎么判,像要求被告支付多少赡养费、承担什么赡养责任等;同时要阐述事实和理由,把被告不养父母的具体情况写明白。此外,还需要准备相关的证据,比如父母生活困难的证明、被告不履行赡养义务的证据等,证据可以是证人证言、生活开销记录等。 然后就是向法院提交起诉材料。把准备好的起诉状和证据材料一起交到有管辖权的法院,法院会对材料进行审查。如果符合立案条件,法院就会受理这个案件,并通知你缴纳诉讼费。 案件受理后,就进入了审理阶段。法院会安排开庭时间,通知双方当事人参加庭审。在庭审中,双方都有机会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提交证据进行质证。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依据相关法律作出判决。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明确规定,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所以,只要有充分的证据证明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法院通常会支持父母的诉求。 如果被告对判决不服,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上诉。但如果被告在判决生效后仍然不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通过法院的强制手段要求被告履行赡养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