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欠钱不还且没有其身份证号该怎么起诉?


当遇到对方欠钱不还,而自己又没有其身份证号的情况,仍然是可以起诉的。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的法律依据和具体操作办法。 首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这里的“明确的被告”并不要求必须提供被告的身份证号,只要能提供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足以使被告与他人相区别就可以认定为有明确的被告。 接下来,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解决没有被告身份证号的问题并进行起诉。第一步,收集其他能证明被告身份的信息。比如,您可以查看与对方的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里面可能会有对方的手机号码、微信号、家庭住址等信息。手机号码可以尝试通过运营商处获取实名信息,但这通常需要通过合法的程序,比如申请法院调查令。微信号也能一定程度上关联到对方身份,必要时也可申请腾讯公司协助调查。家庭住址则可以帮助法院确定被告的送达地址。 第二步,如果通过上述途径还是无法获取足够信息,您可以向法院申请调查令。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发放调查令,您可以持调查令到相关部门,如公安机关,去查询被告的身份信息。公安机关在收到合法的调查令后,会依法提供被告的身份信息。 第三步,准备好相关的证据材料。比如借条、借款合同、转账记录、聊天记录等,这些证据能够证明借款事实的存在以及借款的金额等关键信息。证据越充分,您在诉讼中获胜的可能性就越大。 第四步,撰写起诉状。起诉状中要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能提供的尽量详细)、诉讼请求(比如要求被告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等)、事实和理由(详细说明借款的经过和对方不还钱的情况)。然后将起诉状和证据材料一并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法院。 最后,等待法院的受理和审理。法院受理案件后,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理,向被告送达起诉状副本等法律文书。在审理过程中,您需要按照法院的要求参加庭审,陈述事实和提供证据。法院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和陈述,依法作出判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