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理解刑事诉讼的人权保障功能?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看到刑事诉讼有人权保障功能,但不太明白具体是怎么回事。我想知道刑事诉讼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人权保障,这种保障是如何实现的,对当事人有什么实际意义。希望能有专业的解释。
展开


刑事诉讼的人权保障功能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程序设计,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利不受非法侵犯。 从保障对象来看,既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也包括被害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人权。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言,他们在刑事诉讼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很容易受到公权力的侵犯。而刑事诉讼的人权保障功能就像是一道‘保护墙’,确保他们的基本权利得到尊重和保护。例如,他们享有辩护权,可以自行辩护,也可以委托律师为其辩护。这一权利可以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面对指控时有机会进行反驳和解释,使司法机关能够全面了解案件情况,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 从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任务,是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教育公民自觉遵守法律,积极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维护社会主义法制,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这就从立法层面确立了刑事诉讼人权保障功能的重要地位。 在具体的程序设计上,刑事诉讼有严格的证据规则。例如,严禁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通过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采用暴力、威胁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应当予以排除。这一规则的目的就是防止司法机关为了获取证据而侵犯当事人的人权。此外,在审判过程中,还有公开审判制度,除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犯罪等特殊情况外,案件应当公开进行审判,接受社会的监督。这也有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司法公正。总之,刑事诉讼的人权保障功能贯穿于整个刑事诉讼过程,是现代法治文明的重要体现。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