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如何理解诽谤罪客观方面的内容?

我想了解一下诽谤罪客观方面的内容。我不太清楚在实际情况中,怎样的行为算是构成诽谤罪客观方面。比如,在网上随意说别人坏话,这算不算是符合诽谤罪客观方面的表现呢?我想知道具体该如何去理解这部分内容。
展开 view-more
  • #诽谤罪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下面我们来详细理解诽谤罪客观方面的内容。 首先,要有捏造事实的行为。这里的“捏造”,就是无中生有,凭空编造虚假的事实。比如,甲根本没有做过违法乱纪的事,但乙却编造说甲多次参与盗窃活动。这个编造的盗窃事实就是乙无中生有捏造出来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只有捏造的是虚假事实才可能构成诽谤罪,如果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即便对他人名誉有影响,也不构成诽谤罪。 其次,要将捏造的事实进行散布。散布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口头传播,比如在人群中大肆宣扬捏造的虚假事实;也可以是书面传播,像通过信件、传单等形式散发虚假内容;还可以利用现代网络手段,在社交媒体、网络论坛等平台发布虚假信息。例如,丙在微博上发布丁贪污受贿的虚假内容,并且被大量转发和浏览,这就是通过网络进行散布的行为。 再者,散布的行为必须达到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的程度。也就是说,这种散布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使得他人的社会评价降低。比如,因为乙到处散布甲盗窃的虚假事实,导致甲在社区里被人指指点点,大家对甲的看法变差,甲的名誉受到了损害。 最后,诽谤行为还需要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关于“情节严重”,法律没有明确的统一标准,但在司法实践中,一般包括多次诽谤他人、造成他人精神失常或自杀等严重后果、诽谤手段恶劣、影响范围广泛等情形。比如,戊长期在网络上对己进行诽谤,导致己精神压力过大患上抑郁症,这种情况就可能被认定为情节严重。 总之,理解诽谤罪的客观方面,需要综合考虑捏造事实、散布行为、对他人名誉的损害以及情节严重程度等多个因素。只有当这些条件都满足时,才可能构成诽谤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因为不当言论而触犯法律。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