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如何从理论上认识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

我和别人起了冲突,对方先动手打我,我还手了。我知道正当防卫能让我不用承担责任,可我不太清楚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是啥。我还手的时候就是本能反抗,也没想太多,这种情况算符合主观条件吗?我想了解下从理论上该怎么认识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
展开 view-more
  • #正当防卫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当这种行为给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时,可不必承担刑事责任。其中,主观条件是正当防卫的关键要素之一。 从理论上来说,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要求防卫人具有防卫意图。这意味着防卫人实施防卫行为,是出于保护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的目的。也就是说,防卫人在主观上必须明确认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并且为了制止这种侵害而采取行动。 举例来讲,如果张三看到李四正在对王五进行暴力抢劫,张三为了保护王五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出手制止李四的抢劫行为,这就是典型的具有防卫意图的正当防卫。张三清楚地认识到李四的抢劫行为是不法侵害,并且他采取行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制止这一侵害。 然而,如果行为人不具有防卫意图,而是出于其他目的实施了类似防卫的行为,就不能认定为正当防卫。比如相互斗殴,双方都有侵害对方的故意,都不具有保护合法权益的防卫意图,所以不能构成正当防卫。还有防卫挑拨,即故意以挑衅、引诱等方法促使对方进行不法侵害,然后借口防卫加害对方,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主观上并非出于防卫意图,而是报复或伤害对方的故意,也不能认定为正当防卫。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这一法律条文明确了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其中主观上的防卫意图是不可或缺的部分。 判断防卫人是否具有防卫意图,需要综合考虑案件的各种因素,包括防卫行为的时间、地点、方式、双方的力量对比等。在实践中,司法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以准确认定是否构成正当防卫。总之,正当防卫的主观条件是正当防卫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准确适用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