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谅解书怎么写才能让对方不被追究刑事责任?
我和别人有点纠纷,对方不小心伤了我,现在对方态度很好,想取得我的谅解,让我写刑事谅解书。我也不想把事情闹大,想知道这刑事谅解书要怎么写,才能让对方不被追究刑事责任,免得后面还有麻烦。
展开


刑事谅解书是指刑事案件的受害人与嫌疑人或其家属之间,就刑事案件的结果达成和解,而由被害人一方所出具的法律性质的书面文件。它一般在提起公诉至法庭质证环节完成,其在刑法上有着酌定减轻、从轻的效力。不过,要明确的是,写了刑事谅解书并不一定就能让对方不被追究刑事责任。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了几种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包括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而刑事谅解书并不在这些法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范围内。 刑事谅解书通常应包含以下内容:首先,要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其次,详细描述案件的经过,包括何时、何地发生了何事,造成了怎样的后果。然后,表明受害人已经对加害人的行为表示谅解,并且可以提及加害人采取的一些弥补措施,比如积极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最后,受害人要明确表达希望司法机关对加害人从轻、减轻或者免予刑事处罚的意愿。 虽然刑事谅解书不能直接导致不追究刑事责任,但在司法实践中,它对量刑有重要影响。如果犯罪情节较轻,同时有刑事谅解书等从轻情节,有可能被不起诉或者被判处缓刑等较轻的刑罚。比如在一些轻微的故意伤害案件中,如果加害人积极赔偿受害人损失并取得谅解,检察机关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不起诉决定。所以,即使写了刑事谅解书,是否追究刑事责任仍由司法机关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