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财产协议怎样写才具有法律效力?


婚后财产协议要具有法律效力,需要满足多方面条件。 首先,形式上要采用书面形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规定,夫妻关于财产归属的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如果仅有口头约定,没有书面协议,就不符合法律要求,相当于没有约定,主张财产归属时不会得到支持。 内容方面,一是要真实自愿,协议内容必须是双方真实的意愿表达,不存在欺诈、胁迫等行为。比如一方以威胁另一方生命安全等手段强迫对方签订的协议是无效的。二是内容要合法,公平、合理、公开,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再者,要明确约定财产的内容和范围。既可以对全部财产进行约定,也可以对部分财产进行约定。若只约定现有财产归属,后续取得的财产或收益可能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自愿只对现有财产约定的除外)。债务方面同理,仅约定现有债务承担,后续产生的债务可能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同时,不能处分他人财产,婚内财产协议只能就夫妻双方财产进行约定,把与父母、孩子共有的财产或公司资产作为夫妻财产约定,属于无权处分,会导致协议无效。 另外,协议要避免一些无效条款。比如不能以离婚为前提条件进行财产分割约定,像出现“离婚时财产归谁所有”等表述,大概率会被认为是以离婚为条件的协议,在未离婚时不生效。也不应涉及子女抚养或其他人身关系,将婚内财产与子女抚养权等关联,会导致协议不能生效。并且不能借协议逃避债务,若约定财产全归一方,债务全归另一方,可能导致协议无效。 最后,涉及房产等需要办理过户登记的财产,签订协议后应尽快办理过户登记手续。否则,即使签有书面协议,赠与一方仍可能反悔撤销赠与。 相关概念: 无权处分:是指行为人没有处分权,却以自己的名义实施的对他人财产的法律上的处分行为。 显失公平:是指一方当事人利用自己的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