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财产协议怎么签才有效?
我和配偶打算签一份婚内财产协议,但是不太清楚具体要怎么签才能具有法律效力。担心因为一些不规范的地方,导致协议最后无效。想了解一下,从签订的主体、内容到形式等方面,都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让这份协议有效且能保障我们的权益。
展开


婚内财产协议想要有效,需要满足多个条件。 首先,协议双方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意味着双方能够清楚地理解自己的行为,独立、理性地表达意愿。打个比方,如果一方因为精神疾病等原因,无法正确认知自己在做什么,那么这样的人签订的协议可能就是无效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之一。 其次,协议内容必须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就是说,不能存在一方欺骗、威胁另一方签订协议的情况。要是能证明协议是在受胁迫或误解的情况下签订的,那可以申请撤销该协议。 再者,协议约定的财产范围应当明确。比如,要清楚地界定哪些是夫妻共同财产,哪些是个人财产,不能模棱两可。不然以后很容易产生纠纷。 然后,协议形式应符合法律规定,一般要采用书面形式,由双方签字并注明日期。口头约定在法律上很难被认定有效。 另外,婚内财产协议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若协议内容符合以上条件,通常会被认定为有效,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比如,夫妻双方在协议中约定,将家庭共有的房产只归一方所有,而损害了其他共有人的权益,这样的约定就是无效的。再比如,约定逃避法定义务的条款,也是无效的。 总之,签订婚内财产协议要严谨,确保满足各项法定条件,以保障协议的有效性和双方的合法权益。 相关概念: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指自然人能够通过自己独立的行为进行任何民事活动,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 意思表示真实:是指表意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与其内心真实意思一致。 公序良俗: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是指国家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所必需的一般秩序和一般道德 。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