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纠纷起诉状该怎么写?


医患纠纷起诉状是患者或其家属在与医疗机构发生医疗纠纷后,向法院提起诉讼时所提交的法律文书。它是启动诉讼程序的重要文件,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如何撰写。 首先是标题,直接写“民事起诉状”即可,这能明确文书的性质。 接着是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原告通常是患者,如果患者是未成年人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法定代理人的信息也要写清楚,比如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等。被告一般是医疗机构,要写清楚医疗机构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这些信息有助于法院准确识别当事人,确保诉讼程序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然后是诉讼请求部分。这部分要明确、具体地写出您希望法院支持的诉求,比如要求医疗机构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如果造成残疾)、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各项费用的具体金额,还可以包括要求医疗机构承担诉讼费等。诉讼请求的提出要合理合法,有事实和法律依据。 事实与理由部分是起诉状的核心。要详细陈述医患纠纷发生的经过,包括患者何时、因何原因到医疗机构就诊,医疗机构在诊疗过程中存在哪些过错行为,这些过错行为与患者的损害后果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等。在陈述事实时,要客观、真实,提供相应的证据线索。理由部分则是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医学常识,阐述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责任的依据。 最后是尾部。要写明受诉法院的名称,起诉人签名或盖章,并注明起诉的日期。 在撰写医患纠纷起诉状时,语言要准确、规范,逻辑要清晰。如果您对法律程序和起诉状的撰写不太熟悉,建议咨询专业律师,以确保起诉状的质量和诉讼的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