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诉讼书应该怎么写?


医疗纠纷诉讼书,也称为民事起诉状,是当患者与医疗机构之间发生纠纷,患者准备通过法律诉讼来解决问题时需要撰写的重要法律文书。以下为您详细介绍其写法及相关要点。 首先是标题,应明确写上“民事起诉状”。这就像是文章的题目,让法院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份关于民事诉讼的文件。 接下来是首部,要写明原被告的基本信息。原告通常是患者,如果患者是未成年人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还需要写明法定代理人的信息。被告一般是医疗机构,要写清楚医疗机构的全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及职务等。这些信息很重要,它能确保法院准确地联系到相关当事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 然后是诉讼请求部分。这部分要清晰、具体地列出您希望法院支持的诉求。比如要求医疗机构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如果造成残疾)、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各项费用,要明确每项费用的具体金额。同时,还可以提出如要求医疗机构承担诉讼费等其他合理诉求。诉讼请求必须合理合法,要有相应的事实和法律依据支撑。 事实与理由部分是核心内容。要详细叙述医疗纠纷发生的经过,包括患者何时在该医疗机构就医、接受了哪些治疗、出现了什么不良后果等。在叙述过程中,要客观、真实地反映情况,不要夸大或歪曲事实。阐述理由时,要说明医疗机构在医疗过程中存在哪些过错,这些过错与患者的损害后果之间有什么因果关系。可以引用相关的医学常识、诊疗规范等作为依据。比如,如果医疗机构违反了手术操作规范导致患者出现并发症,就可以详细说明该规范的要求以及医疗机构是如何违反的。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部分。要列出您为支持自己的诉讼请求所准备的证据,如病历、检查报告、医疗费发票、鉴定意见书等。说明证据的来源,比如病历是从哪个医疗机构复印的。如果有证人,要写明证人的姓名和住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一)当事人的陈述;(二)书证;(三)物证;(四)视听资料;(五)电子数据;(六)证人证言;(七)鉴定意见;(八)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最后是尾部,要写明致送的人民法院名称,起诉人签名或盖章,并注明起诉的日期。 在撰写医疗纠纷诉讼书时,要确保内容准确、逻辑清晰、语言规范。如果自己不确定如何撰写,也可以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