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进入他人经营场所阻碍正常经营会构成刑事案件吗?


在判断非法进入他人经营场所阻碍正常经营是否构成刑事案件时,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并结合相关法律规定来确定。 首先,从法律概念上解释,非法侵入他人经营场所,指的是没有经过经营场所所有者或管理者的允许,擅自进入该场所的行为。而阻碍正常经营,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干扰、破坏经营场所的正常业务开展,导致其无法按照正常秩序进行经营活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条第二款规定,聚众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和教学、科研、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对首要分子,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这里的聚众扰乱社会秩序就可能涵盖了非法进入他人经营场所并阻碍正常经营的行为。如果是多人聚集实施该行为,达到情节严重,比如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长时间无法营业等后果,那么就可能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这一刑事案件。 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了寻衅滋事罪,其中包括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等行为。如果非法进入经营场所阻碍经营的行为符合寻衅滋事罪的构成要件,同样也会构成刑事案件。例如,闹事者故意损坏店内财物、肆意挑衅等。 然而,如果该行为情节较轻,尚未达到刑事犯罪的标准,那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这种情况下就属于治安违法行为,会受到相应的治安处罚。 所以,非法进入他人经营场所阻碍正常经营是否构成刑事案件,关键在于行为的情节严重程度和造成的后果。若遇到此类情况,经营场所的所有者或管理者应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进行调查和判断,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