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转让土地获取拆迁补偿款该如何处理?


非法转让土地获取拆迁补偿款是一种严重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下面将从法律层面为您详细阐述其处理方式。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非法转让土地。非法转让土地,指的是土地的所有者或使用者,违反法律规定,将土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进行转让的行为。比如没有经过合法的审批程序,就私下把土地卖给别人,或者以其他方式将土地的控制权转移。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土地管理秩序,损害了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四条明确规定,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也就是说,如果通过非法转让土地获取了拆迁补偿款,这笔补偿款属于违法所得,会被政府部门没收。 除了没收违法所得外,如果在非法转让土地过程中,违反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政府部门会要求限期拆除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于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会没收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 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八条规定,以牟利为目的,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非法转让、倒卖土地使用权价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二十以下罚金。 这里的“情节严重”和“情节特别严重”,通常会根据非法转让土地的面积、非法获利的数额等因素来综合判断。如果非法转让土地获取拆迁补偿款的数额较大,或者造成了严重的土地资源破坏等后果,就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 如果发现有人非法转让土地获取拆迁补偿款,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相关部门举报。相关部门在接到举报后,会进行调查核实,并依法作出处理。 总之,非法转让土地获取拆迁补偿款是不可取的行为,不仅可能会导致经济上的损失,还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在进行土地交易和拆迁补偿等活动时,一定要遵守法律法规,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法合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