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即予以否认并提出主张在法律上有什么效力?
我在和别人有纠纷的时候,对方提出一个说法,我当时就否认了,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我不太清楚这样做在法律上会起到什么作用,是不是能维护我的权益呢?很想知道相关的法律规定和这样做的意义。
展开


在法律层面,当即予以否认并提出主张是当事人维护自身权益的一种常见方式,具有一定的法律意义和效力。 从证据角度来看,当一方当事人当即否认对方的说法并提出自己的主张时,这可以被视为一种积极的回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六条规定,证据包括当事人的陈述。当事人当即作出的否认和主张可以作为当事人陈述这一证据类型的一部分。这种及时的回应有助于在后续的法律程序中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为自己的主张提供初步的证据支持。 在时效方面,及时否认并提出主张可能会对诉讼时效产生影响。例如,在债权债务纠纷中,如果债权人向债务人主张债权,债务人当即否认债务存在并提出合理的抗辩理由,这可能会导致诉讼时效的中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规定,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这里债务人的否认和主张抗辩也可以理解为是在权利义务关系中的一种互动,可能引发诉讼时效的重新计算。 从法律程序角度而言,当即提出主张有助于推动纠纷的解决。在仲裁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尽早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诉求,有利于仲裁员或法官更快地了解案件的争议焦点,提高解决纠纷的效率。而且,如果当事人在纠纷发生时没有及时否认和提出主张,后续可能会被对方认为是默认了某些事实,给自己带来不利的法律后果。所以,及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主张,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重要步骤。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