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折旧对税收有什么影响?
我公司有一批固定资产,在计算税收时不清楚固定资产折旧会起到怎样的作用。想知道固定资产折旧是如何影响税收的,是会让税收增加还是减少,希望能有详细解答。
展开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简单来说,就是把固定资产的成本在其使用期间逐步分摊到每一期的费用中。 从税收的角度来看,固定资产折旧对税收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企业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折旧是一项可以扣除的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一条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按照规定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准予扣除。 当企业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时,折旧费用会增加企业的成本,从而减少企业的利润。而企业所得税是根据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来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等于企业的收入减去各项扣除项目后的余额。因此,折旧费用的增加会导致应纳税所得额的减少,进而减少企业需要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例如,某企业当年的收入为100万元,除折旧外的成本和费用为60万元。如果该企业没有固定资产折旧,那么其应纳税所得额为100 - 60 = 40万元。假设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则企业需要缴纳的所得税为40×25% = 10万元。 但如果该企业有固定资产折旧10万元,那么其应纳税所得额就变为100 - 60 - 10 = 30万元,需要缴纳的所得税为30×25% = 7.5万元。通过计提折旧,企业少缴纳了2.5万元的所得税。 不过,不同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也会对税收产生不同的影响。常见的折旧方法有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等。采用不同的折旧方法,在不同的会计期间计提的折旧额是不同的,这会导致各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和缴纳的所得税也不同。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和折旧年限,以达到合理节税的目的。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