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民事抗诉再审程序有哪些?


独立民事抗诉再审程序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依照法定程序提出抗诉,从而引起再审程序的一种法律制度。以下为你详细介绍其相关内容: ### 申请抗诉的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简单来说,如果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再审被驳回,或者法院在规定时间内没处理再审申请,又或者再审的判决、裁定一看就是错的,当事人就可以找检察院申请抗诉。 ### 申请抗诉的材料 当事人申请抗诉,一般需要提交抗诉申请书、身份证明、相关法律文书以及证据材料等。抗诉申请书要把申请抗诉的理由和请求写清楚。身份证明就是能证明你身份的证件。相关法律文书比如一审、二审的判决书、裁定书等。证据材料则是支持你抗诉理由的依据。 ### 检察院审查 检察院收到当事人的申请后,会对案件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案件事实、法律适用、审判程序等方面。检察院可能会向当事人或者有关单位、个人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在这个阶段,检察院就像一个“审查官”,仔细查看案件的各个方面,判断是否符合抗诉条件。 ### 决定是否抗诉 经过审查,检察院认为符合抗诉条件的,会作出抗诉决定;认为不符合抗诉条件的,会作出不抗诉决定,并通知当事人。如果检察院决定抗诉,就会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书。 ### 法院再审 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案件,接受抗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抗诉书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再审的裁定。再审时,法院会重新审理案件,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作出判决、裁定。在再审过程中,当事人要积极参与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独立民事抗诉再审程序为当事人提供了一种新的救济途径,但在实际操作中,当事人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条件进行申请,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