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诈骗罪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我买了一份保险,最近听到保险诈骗的事儿,心里有点慌。我想知道在法律上,保险诈骗罪是怎么认定的?比如哪些行为算诈骗,金额达到多少会被认定,认定的时候会考虑哪些因素等,我就怕自己不小心做了违法的事。
展开


保险诈骗罪是一种在保险领域常见的犯罪行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其认定标准。首先,从主观方面来看,认定保险诈骗罪要求行为人具有故意,并且是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也就是说,行为人明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在欺骗保险公司,为的就是拿到不该得的保险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了保险诈骗罪,明确了这种故意犯罪的性质。其次,在客观行为上,有几种常见的情形会被认定为保险诈骗。一是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比如,本来没有实际的保险对象,却编造一个来投保,之后再以这个虚构的对象出事为由去索赔。二是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例如,明明是因为自己操作不当导致保险事故,但却编造说是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或者把实际损失夸大来多拿保险金。三是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也就是根本没有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事故,却谎称发生了来骗钱。四是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比如为了获取保险金,故意损坏自己投保的财产。五是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者疾病,骗取保险金。这是非常恶劣的行为,为了钱不惜伤害他人生命健康。最后,关于数额方面,根据相关的司法解释,个人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1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单位进行保险诈骗数额在5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达到这个标准,就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总之,保险诈骗罪的认定是综合主观故意、客观行为以及诈骗数额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的。我们在参与保险活动时,一定要遵守法律法规,诚信行事。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