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股权转让程序的简介有哪些?


国有股权转让是指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将国有股权的所有权进行转移的行为。下面为您详细介绍国有股权转让的程序。 首先是内部决策阶段。转让方需要按照企业章程和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审议,形成关于国有股权转让的决议。根据《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等相关规定,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重大事项,需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决定。所以在这个阶段,转让方要充分做好内部沟通和决策工作,确保转让行为符合企业的整体利益和发展战略。 接着是清产核资和审计。转让方应当组织清产核资,对企业的各类资产、负债进行全面清理、登记、核对和查实。同时,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全面审计。这一步骤是为了准确掌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资产价值,为后续的评估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在转让国有产权前,必须进行清产核资和审计。 然后是资产评估。转让所出资企业国有产权导致转让方不再拥有控股地位的,由同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组织进行资产评估。评估机构需具备相应的资质,评估结果要符合市场价值。评估报告经核准或者备案后,作为确定国有产权转让价格的参考依据。这有助于保证国有资产的合理定价,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之后进入产权交易阶段。转让方需通过产权交易机构公开披露有关国有股权转让信息,广泛征集受让方。征集到两个以上受让方时,需采用拍卖、招投标等公开竞价的交易方式确定受让方。产权交易机构会对交易行为进行监督,确保交易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 最后是签订转让合同、交割和变更登记。确定受让方后,转让方与受让方签订国有股权转让合同。受让方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转让价款,转让方协助办理产权交割手续。之后,企业需到相关部门办理国有产权变更登记手续,完成整个转让程序。通过这一系列的步骤和程序,可以确保国有股权转让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进行,保障国有资产的安全和有序流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