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知识产权诉讼时效为几年,有法律规定吗?
我发现自己的知识产权被侵犯了,想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不知道从发现侵权到去法院起诉有没有时间限制,侵犯知识产权的诉讼时效到底是几年呢,法律上对此有规定不?我怕过了时间就没法维权了。
展开


在我国,侵犯知识产权的诉讼时效是有明确法律规定的。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诉讼时效这个概念。诉讼时效就是法律规定的,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就会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律制度。简单说,如果超过了这个时间去法院起诉,对方一旦以诉讼时效已过进行抗辩,权利人可能就会失去胜诉的机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七条规定,侵害著作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对于商标权和专利权,同样适用三年的诉讼时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专利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三条,都明确规定了侵犯商标专用权、专利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自商标注册人或者利害权利人、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不过,要是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在该知识产权保护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三年计算。这意味着,即使侵权行为持续时间较长,权利人也可以就起诉前三年的损害主张赔偿。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