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航拍图来决定拆迁补偿是否有法律依据?


在拆迁过程中,很多人会遇到拆迁方以航拍图来确定拆迁补偿的情况,那么这种做法是否有法律依据,需要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我们要明白拆迁补偿的确定原则。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条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的房屋,应当对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给予公平补偿。公平补偿意味着要综合考虑房屋的实际情况,包括房屋的面积、结构、用途、地理位置等因素。 航拍图可以作为一种参考资料。航拍图能够反映一定时期内房屋的外观和大致状况。在某些情况下,它可以辅助确定房屋的建设时间、面积等信息。例如,如果航拍图显示房屋在某一特定时间点已经存在,可能对于判断房屋是否属于合法建筑有一定的帮助。对于在拆迁范围内,且航拍图显示在合法建设时间之后建设的房屋,可能会被认定为违法建筑。 然而,仅仅依靠航拍图来决定拆迁补偿是不合理且缺乏充分法律依据的。一方面,航拍图可能存在误差,比如拍摄角度、分辨率等因素可能导致对房屋实际情况的判断不准确。另一方面,房屋的实际状况可能在航拍之后发生了变化,例如进行了合法的扩建、改建等。而且,房屋的价值不仅仅取决于其外观和面积,还与房屋的内部装修、配套设施等密切相关,这些内容是航拍图无法体现的。 在确定拆迁补偿时,应该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评估。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被征收房屋的价值,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房屋征收评估办法评估确定。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应当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房屋征收评估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预。 综上所述,航拍图可以作为拆迁补偿确定过程中的参考,但不能作为唯一的依据。拆迁补偿的确定应该遵循公平、合理的原则,通过合法的评估程序来综合考量房屋的各种因素,以保障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如果被拆迁人遇到仅以航拍图来决定补偿的情况,可以要求按照法定程序进行评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