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通过就一定可以立案了吗?
我去法院提交立案申请,工作人员说资料审核通过了。但我听别人说审核通过也不一定能立案,我不太明白。想知道审核通过之后是不是就肯定能立案了呢?具体的规定是怎样的呀?
展开


在司法程序中,审核通过并不一定意味着就可以立案了。首先,咱们来了解一下立案的基本概念。立案是指司法机关对犯罪事件或民事纠纷,经审查后,决定列为诉讼案件进行侦查或审理的诉讼活动。 对于民事案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当当事人提交立案材料后,法院会对这些材料进行审核。如果初步审核认为符合上述条件,一般会进入进一步的处理流程,但这并不代表就必然立案。比如,虽然材料形式上符合要求,但经过更深入审查发现案件存在不属于法院受理范围等问题,那依然可能不会立案。 对于刑事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在审核过程中,如果发现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等情况,即便初步审核看似通过,也不会立案。所以,审核通过只是立案流程中的一个环节,并不等同于最终立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