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立案以后就一定会立案吗?
我之前去法院提交了诉讼材料,法院说进入拟立案阶段了。我不太懂这个流程,想知道拟立案是不是就意味着后面肯定会立案呀?我很担心最后立不上案,自己的权益没法通过法律途径保障,所以想问问拟立案和正式立案之间的关系。
展开


拟立案并不意味着之后就一定会立案。拟立案是法院在收到立案申请后,初步对案件进行审查,认为该案件可能符合立案条件,先将其纳入立案的预备程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在拟立案阶段,法院会对这些条件进行进一步的核实和审查。 如果在后续审查中,发现案件不符合上述法定立案条件,比如原告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没有明确的被告,又或者不属于法院的管辖范围等情况,法院就可能决定不予立案。一旦法院决定不予立案,会向当事人出具不予立案裁定书,当事人如果对该裁定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期限内提起上诉。 而如果经过审查,案件完全符合立案的法定条件,法院就会正式立案,并通知当事人缴纳诉讼费用等后续事宜。所以,拟立案只是一个初步的程序,最终是否能够立案还需要经过法院严格的审查。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