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出了案件号,是否意味着立案?
我去法院提交了诉讼材料,之后收到了案件号。我不太确定这是不是就代表法院已经正式立案了,我很关心这个案子能不能顺利进入诉讼程序,所以想问问,法院给出案件号是不是就说明立案成功了呢?
展开


一般来说,法院给出案件号通常意味着案件已经立案。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首先,我们要明白立案的概念。立案是指法院对当事人提交的起诉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法定的起诉条件,决定将该案件纳入诉讼程序的行为。简单来讲,就是法院同意受理这个案子了。 案件号是法院在立案后,为每个案件分配的唯一编号。它就像是案件的“身份证号码”,用于区分不同的案件以及在法院系统中对案件进行管理和跟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这里的通知当事人,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时候就是通过给出案件号来体现的。 不过,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虽然法院分配了案件号,但可能后续发现案件存在一些不符合立案条件的问题,比如起诉的主体不适格、没有明确的被告等。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可能会要求当事人补充材料或者直接裁定不予受理。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而且一旦发现问题,法院通常会及时与当事人沟通。 所以,总体而言,法院出了案件号大概率是立案了,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你也可以主动联系法院立案庭进行确认。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