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老板为什么不怕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居中公断与裁决。它是解决劳动纠纷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有些私人老板可能并不害怕劳动仲裁,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从经济成本方面来看,对于一些私人老板而言,参与劳动仲裁的经济成本相对不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这意味着老板无需支付仲裁费用。而且,如果老板认为即使败诉,需要承担的赔偿金额在其可承受范围内,比如补发少量工资、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等,他们可能就不会对仲裁有太多顾虑。 从时间成本角度来说,很多劳动者在与老板产生纠纷后,往往希望尽快解决问题,好重新找工作或者安心工作。而私人老板可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应对仲裁程序。劳动仲裁从申请到裁决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这期间劳动者可能会因为精力分散影响正常生活和找新工作,而老板可以安排员工或者聘请律师来处理仲裁事宜,自身业务受影响相对较小。 还有一些老板可能存在侥幸心理。他们认为劳动者可能不熟悉劳动仲裁的流程和相关法律法规,在仲裁过程中可能无法提供充分有效的证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但部分老板觉得劳动者可能难以获取关键证据,从而使得仲裁结果对自己有利。 另外,有些小型私人企业管理并不规范,可能本身就存在很多劳动用工方面的问题。老板可能担心一旦同意劳动者的诉求,其他员工也会纷纷效仿提出类似要求,这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管理成本和经济压力。所以他们宁愿通过仲裁来拖延,甚至抱着“一裁了之”的想法,以稳定其他员工。 不过,劳动者也不用过于担心。法律是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只要劳动者能够收集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熟悉仲裁流程,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是能够通过劳动仲裁获得应有的补偿和公正的裁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