贿赂别人自己会有罪吗?


贿赂别人自己是否有罪,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在法律上,贿赂行为主要涉及行贿罪。行贿罪是指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以行贿论处。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这里的“不正当利益”,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正常合法途径无法获得的利益。比如在工程项目招投标中,通过贿赂让自己不符合条件的公司中标;在升学过程中,贿赂招生人员让自己孩子进入原本不能进入的学校等。而“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不过,行贿罪的认定还需要考虑行贿的数额和情节等因素。根据相关司法解释,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的,应当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条的规定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行贿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应当以行贿罪追究刑事责任:向三人以上行贿的;将违法所得用于行贿的;通过行贿谋取职务提拔、调整的;向负有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监督管理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实施非法活动的;向司法工作人员行贿,影响司法公正的;造成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的。 如果贿赂的对象不是国家工作人员,而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可能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四条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