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把法人挂在员工名下是否违法?


在法律层面,公司把法人挂在员工名下本身不一定直接被判定为违法,但其中存在诸多法律风险和可能触犯法律的情形。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法人的概念。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而法定代表人是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法定代表人对外以法人名义进行民事活动时,其与法人之间并非代理关系,而是代表关系,且其代表职权来自法律的明确授权,不需要法人的授权委托书。 从相关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一条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也就是说,当法定代表人以公司名义做出的行为,后果通常由公司承担。 然而,如果公司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挂名法定代表人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百一十一条规定,公司成立后无正当理由超过六个月未开业的,或者开业后自行停业连续六个月以上的,可以由公司登记机关吊销营业执照。公司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时,未依照本法规定办理有关变更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限期登记;逾期不登记的,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此时,挂名法定代表人可能会被牵连。 此外,如果公司涉及债务纠纷,在执行阶段,法定代表人可能会被采取限制高消费等措施。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被执行人为单位的,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被执行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不得实施规定的高消费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费行为。 综上所述,公司把法人挂在员工名下虽然不一定直接违法,但对于挂名的员工来说,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员工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应当谨慎考虑,充分了解可能面临的法律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