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分红股权违法吗


消费分红股权这种情况不能简单地判定违法或不违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形来分析。 首先要明确一些基本法律概念。分红,简单说就是股份制公司在盈利的时候,按照持股者占的股份比例,给持股人支付年度红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要先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如果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就可以不再提取。要是公司的法定公积金没办法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在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得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剩下的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按相关规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除非股份有限公司章程有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特殊规定。而且,如果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在公司没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就向股东分配利润,股东必须把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 如果是正常合法的消费分红股权模式,比如消费者基于合法的投资协议,成为公司股东,按照正常的公司盈利分配规则参与分红,并且整个过程符合《公司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和要求,那就是合法的。例如,公司经过合法的股权变更程序,消费者注资成为股东,在公司盈利时按股权比例获得分红。 然而,如果存在一些特殊情况,那就可能违法。比如没有经过相关部门批准,以消费分红股权的名义进行非法集资活动。这就是打着消费分红股权的幌子,像未经许可发股票、债券、彩票等去集钱,还承诺以后还本金和利息,这肯定是违法犯罪行为。另外,如果承诺消费者不管公司盈亏都能获得分红回报,这也不符合法律规定,因为正常情况下公司亏损是不能分红的。 相关概念: 法定公积金:是公司为了巩固自身财产基础,提高公司信用和预防意外亏损,依照法律规定必须提取的公积金 。 任意公积金:是公司在法定公积金之外,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而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积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