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人欺诈签订的合同是否无效?
我借钱给别人,签了合同后发现对方在借款时故意隐瞒了重要情况,有欺诈行为。我想知道这种情况下我们签的合同是不是就无效了,我该怎么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展开


在法律上,借款人欺诈签订的合同并不一定直接无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概念。欺诈,简单来说,就是一方故意欺骗另一方,让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愿的情况下做出某种行为。在借款合同里,如果借款人通过欺诈手段让出借人签订合同,这就属于合同存在欺诈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这里要注意,是“有权请求撤销”,而不是合同直接无效。也就是说,在这种情况下,合同在被撤销之前是有效的。 如果出借人发现借款人存在欺诈行为,可以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向法院或仲裁机构请求撤销该合同。一旦合同被撤销,就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比如,借款人通过虚构借款用途骗得出借人签订合同,出借人发现后在规定时间内请求撤销合同,那么合同就会被认定从一开始就不具有效力,借款人需要返还借款本金及相应利息。 此外,如果欺诈行为严重到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第一百四十六条、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的合同无效情形,那么合同会被认定为无效。例如,借款人以欺诈手段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借款合同,这种合同就是无效的。所以,借款人欺诈签订的合同是否无效,要根据具体情况,结合相关法律规定来判断。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