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的订立和成立是一样的吗?
合同的订立和成立并非同一概念,它们在法律上有着不同的含义和规定。下面我们详细来分析一下。
首先,解释一下合同订立和成立的基本概念。合同订立是指两方以上当事人通过协商,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双方坐下来谈合同内容,你来我往地商量各项条款,比如价格、数量、质量、履行方式等等。而合同成立则是指合同订立过程的完成,也就是当事人经过平等协商对合同的基本内容达成一致意见,合同在法律上已经存在了。
从法律规定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这说明合同订立有多种方式,只要双方有订立合同的行为即可。
而关于合同成立,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三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例如,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 该合同成立。
两者的区别还体现在时间和性质上。合同订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包括了当事人从开始接触、协商,到最终达成合意的整个阶段。而合同成立是一个静态的结果,是合同订立过程结束后,合同在法律上的一种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合同订立的过程涉及到双方的要约和承诺等行为。要约是希望与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诺是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只有当要约和承诺都符合法律规定,并且双方就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一致,合同才可能成立。如果在订立过程中,一方发出的要约不符合法律要求,或者承诺没有到达要约人,都可能导致合同无法成立。
总之,合同的订立和成立虽然密切相关,但它们是不同的法律概念。在签订合同时,我们既要重视合同订立的过程,确保协商的内容合法、公平,又要关注合同成立的条件和时间,以保障合同能够顺利生效并得到履行。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疫情下信用卡逾期20天还不上,有哪些可行的应对办法呢?
中国有破产重整失败的公司吗
除了居民身份证还有什么类型的身份证?
由夫妻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在法律上有什么规定和权益义务?
婚姻状况变更应该去哪里办理?
房屋抵押预告登记是否享有优先受偿权?
消费者权益在中国的什么法律中有规定?
登高证过了复审日期还能复审吗?
不予受理有哪些法定情形?
商业性质的房屋能否提取住房公积金还款?
公积金账户为什么会被封存?
老人骑自行车过马路被撞是否有责任?
网络 诈骗二十万会怎么判刑?
讨债打架会被拘留多久?
遗嘱继承公证是怎样的?
妨害清算罪的主体是什么?
竞业限制违约金过高该如何处理?
满足什么要件会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