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决书出现笔误是否正常?
我收到了法院的判决书,发现里面有一些明显的笔误,比如金额数字写错了。我就很疑惑,法院这么严谨的地方,判决书出现笔误正常吗?这会不会影响判决的效力啊?我该怎么处理这种情况呢?
展开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判决书出现笔误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尽管是小概率事件,但它也有一定的发生可能性。从法律角度来看,法院判决书是具有权威性和严肃性的法律文书,代表着司法审判的最终结果。不过,撰写判决书的法官也是普通人,在撰写、校对等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出现笔误。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裁定适用于补正判决书中的笔误。这里所说的笔误,主要是指法律文书误写、误算,诉讼费用漏写、误算和其他笔误。也就是说,如果判决书出现笔误,法院是可以通过裁定的方式进行补正的。 笔误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法律文书的严谨性,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影响判决的实质内容和效力。因为法院会依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判决,笔误只是文书制作过程中的瑕疵,并非对案件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的错误。 当当事人发现判决书存在笔误时,不用过于惊慌。可以及时联系承办法官或法院的书记员,告知他们笔误的情况。法院在核实后,会按照法定程序作出补正裁定,并将补正裁定送达给当事人。补正裁定会和原判决书一起构成完整的法律文书。这样既能保证法律文书的准确性,也能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