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了之后还收取调解费合理吗?
我有个官司已经判决了,可法院那边还跟我收调解费。我就纳闷了,都已经判了,怎么还收调解费呢?这合理合法吗?我不太懂法律,想知道法院这样做有没有依据,我应不应该交这笔钱。
展开


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一般来说,判决作出后再收取所谓的“调解费”是不符合常规操作和法律规定的。 首先,让我们来明确一下调解和判决的概念。调解是指在人民法院审判人员的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就民事权益争议自愿、平等地进行协商,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诉讼活动。而判决则是人民法院对案件审理终结后,依据事实和法律,对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实体争议或者一方当事人提出的实体权利主张所作出的权威性判定。 从费用角度来看,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规定,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其中,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这里明确了调解结案时费用的处理方式,但并没有所谓“调解费”这一收费项目。该办法规定的收费项目主要包括案件受理费、申请费等。案件受理费是法院受理案件时收取的费用,而申请费是当事人申请执行、财产保全等特定事项时需缴纳的费用。 如果法院在判决作出后向当事人收取“调解费”,这可能是当事人存在误解。有可能法院是在调解过程中告知了相关费用的处理方式,但当事人没有理解清楚;也有可能是个别工作人员的操作不规范。当事人遇到这种情况,可以要求法院出示收费的依据和标准。如果法院无法提供合法有效的收费依据,当事人有权拒绝缴纳这笔费用。同时,当事人也可以向上级法院、司法行政部门等相关机构反映情况,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