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是否构成犯罪?
我之前和朋友参与了一起盗窃行动,在行动过程中我害怕了,就主动放弃并阻止他们,可最后他们还是偷了东西。我这种主动放弃犯罪的情况算犯罪吗?我很担心自己会被认定为犯罪。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对于犯罪中止是否构成犯罪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分情况来看。
首先,我们来明确一下犯罪中止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犯罪的人在犯罪还没完成的时候,自己主动停止了犯罪,或者采取措施避免了犯罪结果的出现。比如,张三想放火烧房子,在点火前突然良心发现,放弃了点火的行为,这就是自动放弃犯罪;要是他已经点了火,但是马上又用水把火扑灭,防止了房子被烧毁,这就是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这意味着,如果犯罪中止没有造成任何损害,虽然从法律上来说这种行为属于犯罪行为的一种形态,但在处罚上是会免除处罚的。例如,李四在准备抢劫路人时,突然想到这样做不对,就转身离开了,没有对路人造成任何伤害和损失,这种情况下,虽然他有抢劫的预备行为,但由于是犯罪中止且未造成损害,就不会受到刑事处罚。
然而,如果犯罪中止造成了一定损害,那就还是会构成犯罪,不过在量刑时会减轻处罚。比如王五想伤害赵六,已经动手打了赵六几下,之后良心发现停止了殴打行为,但赵六还是受了一些轻伤,这种情况下王五的行为就构成犯罪, 不过因为是犯罪中止,在判刑的时候会比正常的故意伤害罪判得轻一些。
所以,犯罪中止不一定都不构成犯罪,关键要看是否造成了损害。如果没有造成损害,一般不会受到刑事处罚;要是造成了损害,就还是会构成犯罪,但处罚会相对较轻。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20个最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