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是否需要立案处理?
我之前在一气之下打算做一件错事,不过在行动过程中我反悔了,放弃了犯罪行为。现在有点担心这件事会不会被立案处理,我想知道犯罪中止到底需不需要立案呢?心里一直很忐忑。
展开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行为。 对于犯罪中止是否需要立案处理,要分情况来看。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从立案角度来说,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如果犯罪中止造成了一定损害,表明还是存在犯罪事实的,这种情况下通常是需要立案处理的。不过,因为是犯罪中止,在后续的量刑上会按照法律规定减轻处罚。例如,在故意伤害案件中,犯罪人实施伤害行为过程中自动放弃并导致被害人受轻伤,这就可能会立案,但处罚会比既遂轻很多。 而要是犯罪中止没有造成任何损害,虽然存在犯罪行为的开始阶段,但最终没有危害结果,在司法实践中,有的情况可能就不会进行立案处理。不过这也不绝对,还得结合具体案件的性质、情节等综合判断。总之,犯罪中止是否立案要依据是否造成损害以及具体案件情况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