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动机是法定量刑情节还是酌定量刑情节?
我被牵扯进了一起案件,现在案子到了量刑阶段。我知道犯罪事实、后果这些会影响量刑,但是不太清楚犯罪动机在量刑里起到什么作用。它是像法律明确规定的自首、立功那样的法定量刑情节,还是法官可以酌情考虑的情节呢?我很想弄明白这个。
展开


要弄清楚犯罪动机是法定量刑情节还是酌定量刑情节,我们首先得了解一下什么是法定量刑情节和酌定量刑情节。 法定量刑情节是指法律明文规定在量刑时必须予以考虑的情节。这些情节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法官在量刑时没有自由裁量的余地,必须按照法律规定来处理。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的自首、立功、累犯等情节。根据《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这里的自首就是典型的法定量刑情节。 酌定量刑情节则是指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法官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审判经验,可以酌情考虑的情节。这些情节虽然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但它们能够反映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和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因此法官在量刑时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常见的酌定量刑情节包括犯罪动机、犯罪手段、犯罪的时间和地点、犯罪人的一贯表现等。 犯罪动机就属于酌定量刑情节。它不是法律明确规定必须考虑的情节,但它对于判断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和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同样是盗窃行为,一个人是因为生活所迫为了给家人治病而盗窃,另一个人是为了挥霍享乐而盗窃,这两种不同的犯罪动机所反映出的主观恶性是不同的,法官在量刑时会酌情考虑这些因素。所以,犯罪动机虽然不是法定量刑情节,但在司法实践中,它会对量刑产生一定的影响。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