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遗产诉讼时,是否需要提供死亡证明?
家里因遗产分配产生了纠纷,打算向法院提起诉讼。但不太清楚在准备诉讼材料时,是否必须要有死亡证明。想了解具体法律上对此是怎么规定的,以及如果需要,要通过什么途径获取死亡证明。
展开


在进行遗产诉讼时,通常是需要提供死亡证明的。 首先,从法律原理上来说,遗产继承是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的。这是因为只有当被继承人死亡,其遗留的财产才会成为遗产,进而产生继承的问题。比如,老张在世时,他的财产是属于他自己的,只有当老张去世后,他的财产才会作为遗产由符合条件的人继承。 其次,相关法律条文也有明确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在实际的遗产诉讼中,为了证明继承的事实基础,需要提供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死亡证明一般由公安机关或医院出具,如医院出具的医学死亡证明、公安机关的户籍注销证明等;如果是宣告死亡的情况,则需要提供宣告死亡的判决书。 再者,从诉讼实践角度看,死亡证明是确定遗产范围、继承人资格等关键问题的重要依据。法院需要依据死亡证明来确认继承开始的时间,进而判断哪些财产属于遗产,哪些人有资格继承等。例如,在一个遗产诉讼案件中,原告主张继承被继承人的房产,但无法提供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法院就难以确定继承是否已经开始,也就无法对房产的继承问题进行审理和判决。 总之,在遗产诉讼中,提供死亡证明是很重要的,它是整个遗产继承诉讼的基础证据之一。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