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赔偿款具有法律效力吗
我和配偶打算协议离婚,在离婚协议里约定了赔偿款。我有点担心这个赔偿款的约定有没有保障,想知道离婚协议里的赔偿款到底具不具有法律效力啊?要是对方到时候不履行该咋办?
展开


离婚协议赔偿款在符合一定条件下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首先,来解释一下什么叫具有法律效力。简单说,就是这个约定在法律上是被认可和保护的,如果一方不按照约定做,另一方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离婚协议要生效得满足几个条件。其一,协议离婚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已经在当地民政部门办理完离婚手续,并成功领取了离婚证书,也就是说只有离婚手续完成了,协议才有可能生效;其二,离婚协议的具体内容必须符合现行法律规定,不得有违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其三,协议是双方真实意愿的体现,不存在一方被胁迫、欺骗等违背自身意愿签订协议的情况。 在这些条件都满足的情况下,离婚协议里的赔偿款约定就是有效的。比如夫妻一方因为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承担了较多义务,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也答应给予补偿并写在了离婚协议里,这样的赔偿款约定就是合法有效的。 不过,如果存在一些特殊情况,赔偿款约定可能无效。比如一方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关于赔偿款的条款,这种情况下的赔偿款条款将被视为无效。 要是一方不履行离婚协议里赔偿款的约定,另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确认离婚协议合法有效,并依法判决有履行义务的一方承担责任。 相关概念: 民事行为能力:简单讲就是一个人能够以自己的行为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比如成年人一般就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胁迫:就是通过暴力、威胁等手段,让对方产生恐惧心理,从而违背自己的意愿去做某件事。 欺诈:就是故意隐瞒真相或者编造虚假情况,让对方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做出不利于自己的决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